核心差异:成分决定功能
1.生理盐水 (0.85% NaCl):
优点:成分极简(仅氯化钠)、成本低、易配制、提供基本渗透压保护。
致命缺点:无缓冲能力。稀释酸性(如果汁)、碱性或含缓冲物质(如土壤、食品)样品时,pH值剧烈波动,极易杀死对pH敏感的微生物(多数细菌在pH<5或>9时严重受抑)。
适用场景:仅推荐用于pH接近中性、无抑制剂、渗透压正常的简单样品(如部分临床尿液、分泌物常规计数)。不推荐作为食品、环境等复杂样品的通用稀释液。
2.磷酸盐缓冲液 (PBS):
优点:
缓冲能力:核心优势。磷酸盐缓冲对(pH 7.2-7.4)能有效抵抗稀释带来的pH变化,显著提高微生物(尤其革兰氏阴性菌)存活率。
提供等渗环境(含NaCl)。
配制较简单,成本适中。
缺点:缓冲能力在中性附近最佳,对极强酸/碱样品(pH<4.5或>8.5)可能不足;不含营养或保护剂,无法中和消毒剂等抑制剂。
适用场景:是最常用、推荐的通用稀释液。 广泛适用于:
食品(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)
水质(总大肠菌群)
环境样品(土壤、空气沉降物初步稀释)
常规临床样本(非血液)
任何需要稳定pH的微生物稀释操作。
3.含保护成分的缓冲液 (如缓冲蛋白胨水-BPW, 0.1%蛋白胨水, 含中和剂缓冲液):
优点:综合保护能力最强。
缓冲基础:维持pH稳定。
营养支持 (如蛋白胨):为受损细胞提供能量修复,延长存活,促进复苏,减少假阴性。
保护/中和:添加物可中和消毒剂(如卵磷脂-吐温80中和季铵盐)、螯合重金属、或添加表面活性剂(如吐温80)帮助分散菌团。
缺点:成分复杂,配制繁琐,成本高;含营养可能致微生物缓慢增殖(影响计数);特定成分可能干扰后续检测(如PCR)。
适用场景:处理挑战性样品的首选:
含抑制剂样品:食品(防腐剂、酸)、化妆品、水(余氯)、环境(农药、重金属)。
含受损/应激微生物样品:经加热、冷冻、辐照、消毒处理后的检测。
需长时间稀释操作的样品。
标准方法强制要求:如沙门氏菌前增菌常用BPW (ISO/GB 4789.4),环境监测常用含中和剂的稀释液。
如何选择?关键考量因素
1.遵循标准方法:首要原则! 查阅并严格执行相关国家标准(如GB 4789系列)、国际标准(ISO、FDA BAM)或已验证SOP的规定。
2.评估样品特性:
pH及缓冲性:酸性/碱性/含缓冲物?→ 避免生理盐水,首选PBS或更强缓冲液。
抑制剂:含消毒剂、抗生素、重金属、高盐/糖?→ 必须选含对应中和剂/保护剂的缓冲液。
3.考虑微生物状态:目标菌是否可能受损(加工后、胁迫环境)?→ 是则选含营养(蛋白胨)的缓冲液促复苏。
4.权衡操作性与干扰:在满足上述前提下,考虑配制便捷性、成本及是否干扰后续检测(如分子生物学)。PBS通常是通用性与保护力的最佳平衡点。
典型案例
酸性果汁菌落计数:
错误:生理盐水 → pH骤降 → 细菌(尤其革兰氏阴性菌)大量死亡 → 结果偏低。
正确:PBS 或 含蛋白胨缓冲液 (如0.1%蛋白胨水) → 缓冲pH + 营养支持 → 结果更准确 (GB 4789.2推荐)。
消毒后台面涂抹样检测:
错误:生理盐水/PBS → 残留季铵盐持续杀菌 → 假阴性。
正确:含中和剂缓冲液 (卵磷脂-吐温80) → 中和消毒剂 → 反映真实污染水平。
核心操作指南:
生理盐水:仅限特定中性简单样品,通用性差。
PBS:推荐常规首选。提供渗透压+关键pH缓冲,适用绝大多数样品(食品、水、环境、临床),性能显著优于生理盐水。
含保护缓冲液:挑战性样品必备。应对酸性/碱性/含抑制剂样品及受损微生物时必须选用。
标准优先:严格按检测方法规定选择稀释液。
无特殊要求/样品不明时:默认选择PBS(远优于生理盐水)。
面对酸性/含抑制剂/微生物可能受损时:果断选用对应保护成分的缓冲液(如BPW、含中和剂稀释液)。
彻底弃用生理盐水:除非标准明确要求或样品极其简单中性。
明智选择稀释液是微生物检测准确性的基石。一次正确的稀释液选择,是真实反映样品微生物状况的关键第一步。
网络
展源
何发
2025-07-24
2025-06-24
2025-07-15
2025-07-30
2025-06-05
2025-06-16
2025-08-01
谈及2024年安捷伦大中华区的业绩表现,杨挺表示,尽管在2023年和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,安捷伦中国的业绩仍稳步增长,尤其在制药、食品、环境等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。未来,随着中国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政策的持续推进,安捷伦将继续深化在中国的布局,进一步推动本土化创新。 总结 2024年安捷伦媒体沟通会不仅展示了安捷伦在液相色谱领域的创新成果,也体现了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深耕与战略部署。
作者:张明
评论
加载更多